“万科物业(万物云前身)与戴德梁行强强联合之下诞生的万物梁行,既有万科物业深耕本土的资源和服务经验,又沿袭了戴德梁行的国际化视野和服务标准。这场“跨国联姻”经历三十多个月的磨合,克服了一系列的难题,包括实现了文化融合、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营销推广、品牌出圈,在行业内为首例,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也为同行业公司的发展以及跨国企业融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哈佛商业评论》卓越管理奖评委团队

 

在2022年12月8日于北京举办的未来管理大会现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隆重揭晓了2022年度第四届“卓越管理奖”榜单。

“卓越管理奖”被誉为中国管理界的“奥斯卡”,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发起,旨在寻找能打破当下时代迷雾的优秀企业,见证它们如何用管理的力量为商业世界点起一盏盏明灯,引领更多企业及领导者应对彼此起伏的危机,走出混沌,超越自我。

作为整合国际房地产顾问五大行与本土企业的大中华区物业及设施管理业务的合资公司,万物梁行的案例在大会上获评第四届“年度卓越管理奖”,同期获奖的还有腾讯企业微信、中金、盒马、中兴通讯、吉利科技等。

万物梁行是《哈佛商业评论》卓越管理奖自2019年启动以来,中国为数不多获此殊荣的物业企业。

Think Different

3年前“前无古人”的中西融合,诞生了新物种万物梁行。

合资之初,公司不可避免面临来自文化融合、体系制度差异、人员稳定性等诸多挑战。且公司在成立之初,便迎来了国内新冠疫情爆发。

但经历过交易阶段破茧成蝶的磨砺后,万物梁行在投后阶段面对挑战有了更大的勇气与从容。例如,在这次合作中,打破了交易先签约后谈交割与整合的传统步骤,开创性地前置10个月就启动整合工作。双方从力争第一的“新梦想”和“新共识”出发,形成了共同的愿景及未来三年的业务目标。同时,舍弃对股东品牌的路径依赖,以全新的品牌出圈,也是一次大胆但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决定。

在业务导向下,万物梁行快速建立了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新规则和机制;管理团队深入一线,通过面对面沟通,当场收集和解决问题,并形成了若干个聚焦业务发展的战役,在解决业务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融合,在发展中解决前期遗留问题。

 

以数字化重塑传统业务

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

万物梁行通过互联互通的AI设备+SaaS平台+数字运营体系,构建商企智慧物业系统。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OT等数字化技术,通过“现场作业+数字远程运营” 相结合的模式,重塑基础物业服务端到端流程,实现物业服务的智能化、自助化和远程化。

在数字化的应用落地方面,万物梁行运用eTOM流程框架,结合业务痛点,打造数字机电和智慧通行多场景试点,在商企业务中利用机器替代人、远程替代现场的运营模式,实现劳动力工时有效降低。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AI算法也可有效助力商企空间实现节能降耗。以能耗大户中央空调为例,围绕楼宇中央空调节能目标,建立算法模型,经过试点项目的大量数据分析以及节能策略运行验证发现,轻量化改造结合AI节能算法和云平台的技术能力,可实现至少5%的节能降耗。

公司还将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从线上化到数字化的变革,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引领行业。

 

以成为客户首选为信仰

经历了3年的磨合与洗礼,在求同存异的发展中,万物梁行业绩气势如虹,尤其在超高层、企业总部、分散式职场和跨国公司等细分赛道,构筑起显著的竞争优势。

2021年公司中标当年公开招标的超高层项目逾50%,得到大批外资客户、金融客户、互联网及高端制造业,以及科研、新能源行业客户的青睐,从保时捷、爱立信、拜耳,到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渣打银行;从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字节跳动,到海康威视、美的、小米、小鹏,陪伴诸多知名公司与时代共舞。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的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在管项目1706个,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物业及设施管理项目占比为84.1%。根据沙利文的数据,按2021年收入计算,万物梁行不仅已在其专业领域超越了国际五大房地产咨询服务公司的中国区物业及设施管理收入,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区域收入最高的商企服务企业。

商业世界风云变幻,机会转瞬即逝。变,即是最大的不变。只有主动求变,才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行稳致远。

新物种万物梁行,将在不断适应新趋势、新变化、新挑战中,聚焦客户,创新服务,重塑价值!

持续蝶变,不断进化!

万物梁行-首页    公众号文章    中国管理界“奥斯卡”! 万物梁行荣膺《哈佛商业评论》卓越管理奖